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没有空调的时代 我们是怎么"活过"三伏天的?

    信息发布者:hongqiaoshequ
    2017-07-12 13:28:36   转载


         没有空调的时代 我们是怎么"活过"三伏天的?

    近期我国北方天气的“主角”高温,今后十天将扩展到整个中东部地区——伴随南方地区强降雨过程的暂时休整,中东部地区将迎来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高温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北方地区的高温将继续蔓延发展;同时伴随着副热带高气压带的西伸,南方地区的高温也将逐日扩张地盘。预计13日,全国高温面积将达到364万平方公里,覆盖21个省份,高温天气过程将达到最强时段。

    今年的初伏在7月12日至7月21日,有10天;中伏从7月22日开始,一直到8月10日,有20天;末伏从8月11日一直到8月20日,有10天。这么一算,今年的三伏天又是40天的加长版。俗言道:“寒有三九,热有三伏。那么在没有空调的时候人们是怎么过伏天的呢?

    北京比基尼

    你可能以为这个听起来让人想入非非的名词指的是这些穿着比基尼漂亮姑娘。然而真相是,老外专门发明了这个词,以称呼胡同里那些热爱把T恤、白背心卷到上半身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处,裸露雄壮啤酒肚的大叔大爷们。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词“北京肚”(Beijing Belly)。

    《纽约时报》称之为“空调的替代版本”,并且还介绍道:“通常它还有一个搭配,这么做的人往往会把裤腿卷到膝盖正下方。”

    游泳

    夏天最舒服就是去游泳,日场价格便宜,都是学生。那时候大部分游泳池都是露天的。一个夏天下来,小孩子都晒得黑不溜秋的,但是很健康。

    电风扇

    没有空调,在家里防暑降温的主力就是风扇。大吊扇是主力,吱呀吱呀地响,却让人很心安。还有台式风扇,有多少人曾张大了嘴巴,对着电扇喊,听自己的声音变形。

    冰镇西瓜

    把西瓜镇在井水里,半天时间再提出来。一切两半,用勺子挖着吃。

    冷饮

    冷饮,在90年代空调还不太普及的时候,绝对是夏季必不可少的解暑必备。小时候的梦想就是可以无限量的吃冰棍!

    卖冰棍的箱子里会盖上棉被。

    古代就有“冰箱”

    上图是最早的“冰箱”——冰鉴。

    冰鉴,是古代保存酒的容器,具体方法是将冰块放在一个木制或青铜制作的箱子里。功能明确,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使室内凉爽。只是冰并不是一年里什么时候都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冰可谓弥足珍贵。它是中国古代人的发明创造,向我们揭示了古代生活的一个侧面。

    人类用冰的历史十分久远。《周礼》里就有有关“冰鉴(hàn)”的记载。所谓“冰鉴(hàn)”就是暑天用来盛冰,并置食物于其中的容器。算起来,“冰鉴(hàn)”该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冰箱” 了。《吴越春秋》上也曾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这里说的“冰厨”,就是夏季为帝王供备饮食的地方,因此又被称为“冷宫”。“冷宫”兼具现代冰箱、空调的功能。

    人力电风扇

    风扇车是一种能产生风 (或气流)的机械,也叫“飏(扬)扇”、“扬谷器”、扇车或扬车。发明于汉代,由人力驱动,用于清选粮食。

    风扇车的组成是在一个轮轴上安装若干扇叶,转动轮轴就可产生强气流。西汉时长安有名的机械师丁缓发明了“七轮扇”,是在一个轮轴上装有7个扇轮,转动轮轴则7个扇轮都旋转鼓风。《武经总要前集》中绘有一个以轴上曲柄转动的风扇车。王祯《农书》所绘的风扇车,轮轴上亦装曲柄连杆,以脚踏连杆使轮轴转动。以上所述,都是开放式风扇车,它们没有特设的风道,因此,风扇产生的风是向四面流动的。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东北兵迷龙在溃军中做买卖过着有人仆从的生活,李乌拉就是靠摇风扇车鼓风给迷龙消暑来获得食物报酬。

    建筑防暑

    能在房子里享受夏天清凉的,还是这种在厅堂内凿口深井,利用地底相对恒温保持室内冬暖夏凉的方式。只要把井上的盖子打开就有冷气冒出,给室内降温。

    古代也有给建筑进行一体化降温的方式,尤其在唐代,达官贵人都喜欢建“自雨亭”,即利用水流的自然动力驱动水排将水提升屋顶模拟降雨,通过水循环带走热烈,给建筑降温。

    更早时期的先秦,王室贵族多通过类似地下室的“窟室”来消暑,利用地底恒温降温,今天北方的窑洞就有异曲同工之处。

    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是:“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这简单的建筑法式,里面却有大奥妙。

    那时人们已经善于运用冬夏季日影的角度(就是今天所说的太阳高度角,北京地区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27°,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6°),来设计出檐的角度。宫内的北房有了这个角度的屋檐,就能够在夏至前后,屋檐遮阳;到了冬至前后,阳光满室,使得房间内有冬暖夏凉之感。

    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甘熙宅第内也“藏”着一些特殊的“纳凉设计”,我们平时不容易注意到它们,但每到酷暑来临,这些设计就会发挥作用。

    甘熙宅第很多房间里有“室内水井”,目前已发现了三个。这些水井都很小,上面是石井盖,井盖上留出透气孔,里面的井水,能够起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犹如清代的“土空调”。

    “穿堂风”也会成为甘熙宅第防暑降温的法宝。六组穿堂住宅都有六七进,每一进的门打开,中轴线的过道就容易形成“穿堂风”,内宅小楼上前后均有门窗。开启后,同样凉风习习,让居住其中的人充分享受清凉。

    除了上述消暑方式,还有生活中常用到的消暑用品,首推第一神器——扇子。扇子可分蒲扇、团扇、折扇、羽毛扇等,使用、携带都非常方便,扇一扇神清气爽,摇一摇气定神闲。

    无论是王孙贵族,还是平头百姓,都离不开凉枕,只不过富贵人家用好点的如玉枕、瓷枕,普通人家用竹枕罢。(北京时间综合)

    14786671771992.png

           村网通邀请你来做“网络村官”和地区首席运营官

             福建省村网通  助力新农村  招募志同人

             手机微信同号:17689229366         

              QQ:  467085713

              村网通 http://abc.nync.com/  了解更多的村网通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村民评论
    bailianshan2017-07-16

    回复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